习近平辽宁行,从三个考察重点看东北振兴“剖面图”******
(近观中国)习近平辽宁行,从三个考察重点看东北振兴“剖面图”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黄钰钦)“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我们对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8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到辽宁锦州、沈阳等地考察调研,“东北振兴”一词成为此行外界关注的议题。
东北振兴是中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之一,东北“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东北来得比较多,我十分关心这里的振兴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踏上黑土地考察调研。2015年和2018年,习近平在长春和沈阳主持召开两场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会,分别提出“四个着力”和“六方面要求”,为东北发展进行全方位部署。
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有分析指出,此次在辽宁之行中,习近平通过深入一座公园、一家企业、一个社区考察,以解剖“小麻雀”的方式,实地调研东北振兴这一“大图景”的剖面,为推进东北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座森林公园:治山、治水、治城
16日,习近平来到位于小凌河和女儿河交汇处的锦州东湖森林公园,考察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情况。他强调,要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到访一座森林公园的背后,是习近平对东北生态环境始终如一的关注。历次赴东北考察,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2016年5月,习近平曾赴黑龙江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等地考察,重点关注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
2018年9月,习近平在吉林查干湖考察时指出,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
对于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良好生态环境既是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尤其在2018年深入推进东北振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如今,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在锦州东湖森林公园,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对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意义,“治山、治水、治城”也有了更深一层含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
一家企业:中国速度、中国水平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经光荣与梦想交织。然而,从改革开放大潮中走来,这片黑土地也沉淀着阵痛与思考。
在外界看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东北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长春和沈阳召开的两场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座谈会上,无论是“四个着力”还是“六方面要求”,“创新”都是习近平提及的重要关键词。正如其所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在此次辽宁考察中,习近平专程来到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在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演出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正是来自新松公司。习近平在考察时为其点赞,“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水平”。
如今,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也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抓手。在2015年全国两会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就以“加减乘除”为喻,为东北破解“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支招。其中的“乘法”,正是创新驱动。
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在辽宁考察中,习近平走进高科技企业,再次强调“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评论认为,透过一家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外界不难看出东北振兴未来的动力与方向,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一个社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
沈阳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是习近平辽宁考察的重要一站。社区被称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连接千家万户,是民众安居乐业的晴雨表。
在牡丹社区,饭菜价格贵不贵、社区服务好不好、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习近平询问得十分细致。在外界看来,习近平走访“小社区”的背后,是对民生大事的持续关注。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是检验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尺。分析指出,实现东北振兴,既要有必要的经济增长,也要关注民生改善,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此前在推进东北振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曾明确提出,要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首先要把民生保障好”……近年来,在考察东北社区、乡村时,民生问题始终是习近平眼中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
在考察牡丹社区时,水、电、气的改造,老年餐厅的饭菜,“一老一幼”的生活需求等事关民生的具体问题,都成为习近平关注的重点。有分析认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民生改善将是东北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小小的社区,汇聚着民众的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对美好生活最为朴素的向往。对此,习近平也用动人的语言诠释说——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完)
乌公寓遭袭已致40死俄乌互相指责,到底谁干的?******
中新网1月17日电 综合报道,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居民楼突然遭导弹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俄乌各执一词。
俄方暗示是乌克兰防空导弹拦截目标时击中了住宅楼,乌方则暗示是俄方发射的巡航导弹击中了公寓。这情节和两个月前的波兰导弹乌龙有点相似,当时俄乌也是类似说法……
“最致命的平民伤亡事件”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公寓楼14日突然遭遇导弹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乌克兰应急服务部门16日宣布,公寓楼遭袭击事件的死亡人数已增至40人,此外已有39人获救、75人受伤,另有46人仍处于失踪状态。
路透社称,这是乌克兰危机以来“最致命的平民伤亡事件”。导弹瞬间将九层楼的建筑夷为平地。
“我们都住在这样的建筑物里,我们都在想象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会怎样。这太可怕了,”附近的居民波琳娜说。
乌克兰指责是俄罗斯发射的导弹击中了乌平民公寓,并将此事件描述为“恐怖主义”行为。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在其官方社交账号发布消息称,公寓楼是遭俄军导弹击中。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谴责俄方对这起攻击“胆怯得不敢出声”。
泽连斯基还趁此机会表示,第聂伯罗袭击事件凸显了西方加快武器供应的必要性。这也证明了乌克兰目前需要更多武器来击败俄军。
乌方:“我们没能力干这事”
这次导弹击中居民楼到底是不是俄方的责任?乌克兰总统的高级顾问竟然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乌总统高级顾问阿列克谢·阿列斯托维奇日前表示,乌克兰防空系统拦截了一枚俄罗斯导弹后,一栋住宅楼发生爆炸,导弹最终击中了该地点。“‘导弹’被击落。它显然落在了公寓街区。但它在掉落时爆炸了,”他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阿列斯托维奇的言论引起了许多乌克兰政府和军方官员的愤怒,他们指责这些言论是在败坏乌克兰军队的形象并将乌克兰认定为有罪的一方。
第聂伯罗市长甚至抨击这位总统顾问是“自恋的动物和臭嘴”,敦促乌克兰安全局(SBU) 进行干预。
为了反驳阿列斯托维奇的言论,乌克兰空军还公开表示,乌军并没有能够拦截俄罗斯KH-22巡航导弹的手段。
据空军称,1月14日,五架俄罗斯Tu-22m3远程轰炸机在库尔斯克州和亚速海上空发射了五枚Kh-22巡航导弹。其中一枚Kh-22导弹击中了第聂伯罗的一栋高层建筑。“自俄罗斯开始军事行动以来,已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了超过210枚此类导弹,没有一枚被我们的防空系统击落。”
在多方压力之下,阿列斯托维奇也很快道歉,并说他的话只是事件的一个“版本”,而不是最终的真相。然而他后来又收回了道歉,坚称他的言论措辞谨慎,并且没有否认“俄罗斯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俄方:“他们自己都承认了”
对于乌克兰方面的指责,俄方的回应也很明确,不仅否认制造公寓楼袭击事件,还暗示乌克兰官员都自己承认是“你们干的”。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乌克兰政府应对这起致命的爆炸事件负责。
佩斯科夫对记者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的攻击目标只针对军事目标,你们也已经看到了乌克兰方面的一些说法,他们说,这场悲剧是乌军防空导弹行动的结果。”
俄罗斯国防部也表示,14日的导弹袭击旨在针对乌克兰军方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能源基础设施。“所有指定的目标都被击中了。”
这个剧情看着眼熟
第聂伯罗公寓遭导弹袭击,和两个月前的波兰导弹风波,看着十分相似。相同的情节是俄乌各执一词,互相认为对方是罪魁祸首。最大的不同是,一个发生在乌克兰境内,一个发生在北约国家波兰境内。后者动静更大,调查结果也出的更快。
2022年的11月15日,波兰东部靠近乌克兰边境地区突然遭遇导弹爆炸,造成2人死亡。导弹爆炸刚一发生,波兰媒体和官员就表示,可能是“俄罗斯的导弹”坠入波兰领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迅速发文,将责任归咎于俄罗斯。乌外交部长库列巴更进一步否认导弹是由乌克兰防空系统发射,称这是俄罗斯宣扬的“阴谋论”。
但是,俄国防部紧随其后发布声明否认,称俄军没有使用杀伤性武器对乌波交界地区的目标发动打击。部分波兰媒体的报道是“蓄意挑衅”。
美国总统拜登也“打脸”了乌克兰方面的表态,称“从弹道轨迹来看,它(导弹)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美国和北约的初步调查都显示,爆炸可能是由一枚乌克兰导弹造成的。但乌克兰不打算“承担责任”,北约不愿闹大,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